以和为贵,粮安天下 | 专访和粮机械创始人杨荣斌

  仓廪实,天下安,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乃“国之大者”。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科技进步和创新,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粮食机械企业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安徽和粮机械有限公司以其粮食烘干的显著成就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一个关注的亮点。本期节目,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和粮机械的创始人杨荣斌先生,与我们分享他的创业历程、发展理念和未来愿景。

根植乡土,跨越迷惘念桑梓

  杨荣斌的故乡位于安徽和县的农村,他是伴随着泥土的芬芳和农事的辛劳而成长的。在这片土地上,四季轮转,耕地、播种、插秧、田管、收割、晒谷,每一粒粮食都凝聚着汗水与期盼。

  长期以来,从田间收获的粮食普遍是铺在路面上晾晒,若遇上阴天和雨季,粮食便会在潮湿中霉变,农民们一年的辛勤耕耘也随之化为泡影,那种无助与痛楚,杨荣斌从小便有深刻的体会。

 
  19岁中专毕业后,杨荣斌入职和县粮食机械厂的技术岗位,机械虽是冰冷的,但人的热爱是炙热的。在这里,不仅磨砺了他的技艺,更感受到粮食机械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巨大潜力。

  2000年,随着企业改制的浪潮,杨荣斌做出了人生*重要的选择。他毅然带领着一群家乡志同道合的伙伴,踏上了创业的征程,成立了和粮机械有限公司,誓要将农业现代化的梦想照进现实。

  在杨荣斌的眼中,不仅有着对农民辛苦的悲悯之情,更有着对中国农业未来的深邃洞察。他看到,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包括自己家乡在内的许多地区的粮食烘干技术非常落后,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无法保证粮食品质。于是,他决心投身于粮食烘干机械的研发,要用科技的力量,为农民们筑起一道抵御风雨的屏障,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新的活力。
 


  起初,他们步履艰难,场地难寻、设备短缺、资金匮乏,一道道难关横亘在前。但杨荣斌和他的团队,以坚韧不拔的意志,逐一攻克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从古至今,徽商总是有着饮水思源回馈桑梓之情。2023年,怀揣着对家乡的感恩与眷念,和粮机械的研发运营中心*终落定合肥,在这片汇聚着各地技术人才的创新高地,杨荣斌带领和粮人拓展了新的篇章。

创新驱动,筑牢产业护城河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在健康饮食观念的影响下,民众对“盘中餐”的需求逐渐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过渡。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将**智能机械研发制造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予以长期稳定支持。

  在这样的背景下,致力于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发展的和粮机械,正在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下迸发出蓬勃生机。

  为了**提升粮食烘干过程的质量和效率,和粮机械精心打造了一支专注于粮食烘干领域的技术创新和设备研发的技术团队,确保了从设计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严格的质量标准。比如,针对传统烘干机能耗高、效率低、烘干不均、操作复杂、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和粮机械在产品上精益求精,不断实现技术突破。他们根据粮食的水分和品质品种进行**调控,实现了双面烘干、分段干燥,提高了烘干效率,确保了粮食品质。在产品材料上,采用不易磨损腐蚀的不锈钢材质,大大节约了烘干机的维护成本。此外,和粮机械积极拥抱新质生产力,注重产品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升级,通过引入先进的控制技术和物联网系统,使得烘干过程更加智能、环保和**。
 


  “不能为了做技术而做技术,技术始终是要建立在解决行业痛点和用户需求之上”是和粮机械的技术创新理念。面对市场涌现出的多样化需求,和粮机械通过实现烘干产品线的**覆盖,为客户提供了一站式的粮食烘干解决方案,从单机设备到整个烘干系统的设计与安装,都能满足不同规模和需求的客户,确保了整个烘干流程的无缝衔接和**协同,实现了“交钥匙工程”。例如,在大型国有农场项目中,和粮机械根据农场的需求,进行了工艺创新,采用组合式烘干机、电混烘干技术以及除尘处理,满足了农场的烘干量大集中和环保安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