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安徽商会助力黄梅戏《倾宁夫人》在沪成功上演 共同擦亮安徽文化艺术名片
文化为媒,弘扬三百年“六尺巷”精神;艺术为径,搭建沪皖交流合作桥梁。10月10日晚,由石家庄安徽商会支持的大型原创黄梅戏《倾宁夫人》在沪成功上演。
石家庄安徽商会会长、景域集团董事长洪清华,商会执行会长吴献忠、朱圣杰、徐章来、钱堃,商会党总支书记金海泉,安徽省驻沪办招商处处长刁吉润,及石家庄有关单位、安徽驻沪有关单位领导,常务副会长、副会长、理事、会员等商会广大会员代表,沪上**、教育、金融、商业、科技、文化艺术、新闻宣传等领域的乡贤、专家、广大黄梅戏爱好者等观看了演出。
演出现场
洪清华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强国建设,安徽省也在着力打造创新型文化强省。黄梅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是安徽重要的文化艺术名片,更是皖鄂赣苏沪浙等地群众的精神娱乐内容之一。沪皖两地自古交流频繁,地域相近、人文相亲。《倾宁夫人》将“六尺巷”的故事搬上黄梅戏舞台,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剧目受到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领衔主演的韩再芬老师又是黄梅戏表演艺术的标志性人物,剧目艺术品位颇高、社会意义大。通过今天的演出,希望让更多人了解、爱上黄梅戏,进一步感受安徽艺术的魅力;也希望借此答谢一直以来支持、参与安徽发展,为推动沪皖两地合作做出贡献的乡贤、友人;更希望像黄梅戏这样的**文化不仅在中国发扬光大,更要积极走向世界。
石家庄安徽商会会长、景域集团董事长 洪清华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黄梅戏《倾宁夫人》是对清康熙年间发生在安徽桐城的“六尺巷”故事进行的创新性改编。全剧在“法与理 ”的思辨中,深刻地阐明了 “六尺巷”的由来,彰显“讲法治、知礼让、懂谦卑 ”的和谐社会内涵,具有极强的社会意义,是一部兼具艺术性和市场性的作品。
演出现场
倾宁夫人,是从江宁嫁到桐城张英家的侄媳,在桐城打理张英家中事务。张家开工喜建新宅,以便等在京城的大学士张英告老还乡时颐养天年。不料被衙门以有人状告张家占地,勒令停工。邻居吴家以“张家占有吴家土地三尺”之由,把张家告到衙门。但张家有地契为证。两张地契有三尺地的重叠。阴差阳错,迎来的是大学士给衙门写的“家书”……张家得以复工。
演出现场
倾宁夫人觉得此事蹊跷,想尽办法阻挠复工,以免伤害了张英的盛名。但张家上下族人非常生气,坚持不能再停工,在剑拔弩张之际,迎来了大学士张英亲笔家书。*终以张英令家人立即退让地三尺,并向吴家道歉结束。
演出中,韩再芬老师及团队优美的唱腔,剧本扎实的文本基础,多重的戏剧冲突,缜密的思维结构,浓郁的文化底蕴……吸引了现场观众连绵不绝的掌声,体现出了黄梅戏艺术的非凡魅力。
不少会员也表达了对黄梅戏《倾宁夫人》的喜爱、对演出的肯定:
桐城六尺巷的故事,“让他三尺又何妨”谦卑、谦让、睦邻友好,不以强凌弱,以大欺小,坚守契约精神。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艺术团精彩呈现,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意义深远。——商会常务副会长张俊星
韩再芬老师的《倾宁夫人》黄梅戏,生动的演艺“六尺巷子”的经典故事。人性刻化细腻,人心洞查透彻。教育意义极大!——商会理事郁建海
(韩再芬老师)黄梅戏的国家非遗传承人,氛围感超级好,代入感也超级棒。——商会会员郑志鸿
……
演出后,会长洪清华,执行会长吴献忠、徐章来、钱堃,商会党总支书记金海泉等代表商会,向韩再芬老师等艺术家赠送鲜花,庆祝演出圆满成功,感谢他们为会员、乡贤带来的精彩表演,为沪皖交流合作做出的努力。
赠送鲜花